写在秋天里 |
||
来源: 发布时间: 2015年12月16日 | ||
青岛铁路运输法院 李欣 题记: 欢乐,在起舞。 伴着秋风的絮语和嬉戏,累累果实批满九月的枝头; 这是江南织女机声里的果实。 这是北国学者灯光灼亮的果实。 昨日曾有的期待、忧虑,都已酿成芬芳甜蜜的果汁…… 欢乐打开所有的门窗,人们走进收获的季节。 还记得来路上枯藤野蔓的羁绊吗? 还记的黢色的夜,寒风与冰雪的袭击吗? 在风云变幻的天空下,我们曾呼唤着旗帜, 当深渊吼叫时,怎能不珍视手中的果实? 欢乐有时也会抿紧嘴唇, 这是黄土地思索着神圣的心事…… ——《岁月,在黄土地上流过》 偶然翻看了一本近代的现代诗,却总觉得有些是无病呻吟,就忽然想起了初中课本上的这篇散文诗,再翻出来看时,却很合适宜的生出了无限思绪。 很多人往往都会感慨,流过的不仅是匆匆河流,更有这不停歇的岁月。月历翻过一张又一张,很快又该换上来年新历,年底就在眼前的剩余两三张纸的末端了。每年年终的工作总结,写满的是工作内容,或重复上年,或增加内容,亦或是减少纰漏。但存档公文总不能填写内心感慨,于是,习惯性的,在秋日美好的阳光里,静听一下心里的声音。可是为什么偏偏是在秋天?我想,大抵是生于秋天,便一直偏爱着这个季节。人们不都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嘛,在这样的季节里,庄稼人们往往总忙着盘点这一年的丰沛收成,储备好过冬的食物粮草,算计下来年开春的播种计划,这样想来,似乎秋天也不失是一个适合做总结的季节。 节过仲秋,月圆的总比其他月份更让人欢喜;季过秋分,天蓝的总比其他时候更让人舒坦。回想两年前刚进入法院,再看看现在的自己,镜子里的折射总在诉说着成长。很多事情从不知道、不了解,到现在的没问题、解决好,绝称不上进步,却是从熟悉到熟练,再到熟识的一个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有的更多是磕磕碰碰的犯错和谆谆于耳的教导。或许人的成长本就是一个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组合促就,如同传统玩具九连环的原理,环环相扣,一件事情的完成也需要通过不同的过程才能够有所完善,需要来自身边众多的帮助。上中学的时候,喜欢用很多很多词汇来堆砌一篇佶据聱牙的文章,当时的老师就说过,人不到一定年纪是写不出散文的,现在更愿意相信这句话的正确性。人必须到了一定年纪,才会有淡然的心态,才会知道以平静的心情去看待那些繁花烂漫,退去虚华。但是也会有些时候,任性的认为某些事情的处理随心方式不是随意,而是一种不忘初心的执念。就像新的季节里总会让人一边期待下个季节的到来,一边回味过去的那个季节,而这个时候只是想提醒自己,别忘了当季。一直以来坚信的是,直面现实没有任何困难,一切依旧美好如初春夏秋冬,静好与热闹并不相悖,同样可以共存,看那黑夜不也是牵着白天,笑一笑说晚安,睁开眼道早上好。站在而立之年的边上,可能会离写出散文的日子更近一些了。 黄色的土地养育了黄皮肤的中国人,更给了他们最坚强的肩膀和笔直的脊梁,这才让他们在当岁月匆匆从黄土地流过时会像诗里说的那样: “所有黄皮肤里的血都在燃烧。 岁月,庄严地掘进着,一如犍牛俯首负重, 犁铧切开千古沉睡,切开荆榛丛生乱石遍野的荒芜。 这是因劳作的艰辛而显沉重的时刻。 然而,热汗涔涔的憧憬不曾松懈,终能战胜失落的迷惘。 时光与爱流进田垅,漫过草地,萦绕多雾的山岗, 不屈不挠地书写着神圣与丰美。 石头上也开花了,梦幻成真。 一切都被熔炼、锻造,再度辉煌。 水不能淹,火不能焚;天不能陷,地不能埋。 世界惊愕于这东方的奇迹; 鼓荡黄土地生之征帆永是滔滔黄河的精魂与血浪。” 不能不说在当下这个司法环境的大背景下,亦如一场新的拓荒,司法改革的大浪给了年轻人更多乘风破浪的机会,这大浪中也涌现了很多值得让我们学习的身影。不论是庭前独角兽,还是百姓贴心人,都是用自己的肩膀和脊梁撑起了司法公平公正的大幕。普世认知里,改革强调通过新鲜事物来充实和完善旧基础。必须承认的的是,凡新事物的产生就会对旧事物产生冲击,从思想到行为,都会或多或少因为改革产生“水土不服”的不良反应。但是古今中外,从商鞅变法、洋务运动到明治维新、罗斯福新政,改革的出现,都会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。有人说,这个时代是司法最好的时代,也是司法最坏的时代。或许大抵是这样,东方的地平线,有火红的太阳的在分娩,分娩之痛许会持久,却终会是温馨与繁衍的欢悦结局。 不由得任何人更改,太阳还会升起落下,地球还在公转自转,日子也从来不会停下脚步等等谁。向往的地方不必太繁华,但是天空一定要蓝,这样才能在温暖的秋日午后,泡一杯清茶,诵两句诗词,翻三页报刊,品四季更迭。岁月流过的时候,可能就是这么悄无声息,且别误当季,勿忘初心。黄土地才是最真实的反映,多少的辛勤付出,才能换来多少的收获。 ——写在入职两周年的秋天里 |
||
|
||
【关闭】 | ||
|
||